弘扬中华武术精神 纪念八卦掌一代宗师宫宝田先生诞辰149周年
本报8月11日讯 (临报融媒记者 王文卿)木本水源,春华秋实。为弘扬中华武术精神,纪念八卦掌一代宗师宫宝田诞辰149周年,宫宝田纪念馆建馆二周年暨《宫宝田弟子同门录》研讨出版发行活动举办之际,8月9日,中国武术名家、临沂市武术家协会副主席、临沂市八卦掌掌门、尹派八卦掌第四代嫡传丁其林先生以及师弟王利永、王建平,率众弟子五十余人来到一代宗师宫宝田先生老家威海市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寻根问祖,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卦掌同门亲切交流。
八月的青山村,青山叠翠,绿水环绕,风景独好。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卦掌同门弟子纷纷乘车赶来,在青山村宫宝田的老家,纪念一代宗师宫宝田诞辰149周年这一全国武术界盛会。活动当天,宫宝田先生全国各地亲传弟子千余人出席并参加了本次活动。武术名家、著名八卦拳王王壮飞的嫡传弟子、临沂市八卦掌协会会长丁其林老师、浙江省温州市八卦掌协会李增云会长等代表发言,向大家介绍了本地八卦掌的发展情况,并向全国的武术名家发出了邀请,共同弘扬中华民族国粹武术。
作为本次弟子参与人数最多的临沂市八卦掌协会,丁其林老师现场介绍,临沂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为传统武术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氛围,本次活动协会高度重视,众弟子听说要来威海寻根问祖都热情高涨,在现场的武术展演中,弟子陈明喜、宋洪雷、宋西凯、刘建春等展现出了较高的武术修为和水平,受到全国同门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
丁其林老师,中国杰出武术家,一代宗师宫宝田亲传弟子八卦拳王王壮飞嫡传弟子。现年70岁。自幼热爱武术,是八卦掌第四代传人。中国八卦乾坤圈创始人,双手剑、八卦剑高手。师从八卦拳王——王壮飞(董海川—尹福—宫宝田—王壮飞—丁其林)、本地老拳师姚秀石。尤以八卦掌和剑术为最精,是以“武德”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学长者。1978年以来丁其林老师任临沂地区、临沂市武术协会副主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连续八年在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中获得八卦掌、八卦剑冠军等多个武术冠军。为传统武术传承和发扬广大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次丁老师率领临沂市八卦掌协会弟子到威海一代宗师宫宝田老家寻根,促进了八卦掌武术文化的交流,带动了八卦掌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承和弘扬。
组织此次活动的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精心筹备,细心计划,妥善安排线路,在今年史上最强劲的台风利奇马到来之前,临沂市三天时间往返1000多公里,11日上午回到临沂,顺利完成祭祖交流活动,为促进中国著名三大内家拳之一的八卦掌传承发展和交流做出了应有贡献。
新闻链接:
关于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之一的八卦掌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
八卦掌第一代传人:尹福
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冀州(今冀州市北漳淮乡北漳淮村)人,清末武术家,人称“瘦尹”,曾为光绪拳师。其父尹老山,居乡务农。因屡遭旱涝灾害,尹福年少时去北京以卖油条、烧饼为生,被人称之为【麻花尹】,因极爱武术,从小就学习“弹腿”、“罗汉拳”等,打下了良好的武术功底。八卦掌大师董海川来到北京后,其八卦掌绝技威振京都。尹福慕名拜在董海川门下,开始学习八卦掌。经过数年的苦练,尹福武功出众,成为董海川的得意大弟子。
因其身材较瘦,面貌清秀似文弱书生,故人称“瘦尹”。尹福吸取董海川拳艺的精华,又采各拳门所长,创立了以冷掌技击见长的尹派八卦掌,名振京师。
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宫宝田
宫宝田(1870—1943) ,字少滦,清末拳师,大内高手,尹福弟子。于清同治十年(1871)十二月,生于现乳山市马石店镇青山村。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宫宝田被召入宫,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近身侍卫,清廷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华,宫由于护驾得力,获钦赐黄马褂。1922年,受张作霖之邀担任奉军武术教练。1943年,宫宝田病逝,终年72岁。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中,“宫羽田”的原型糅合了宫宝田与师兄李存义的生平事迹,也有编剧与导演自己的发挥,塑造了民国时期一代武术宗师的形象。
八卦掌第三代传人:王壮飞
王壮飞,山东烟台人,后寓居上海。虽已七十三岁高龄,却身体健壮,精力充沛,两眼闪烁着炯炯神采。他六岁习少林拳,十五岁起练八卦拳,是八卦拳始祖董海川二代传人宫宝田的得意高徒。宫宝田曾任清朝皇宫的三军总教练,和黄三泰一样获得过御赐黄马褂,武功为武林人所敬佩。
八卦掌第四代传人:丁其林
丁其林,中国杰出武术家,一代宗师宫宝田亲传弟子八卦拳王王壮飞嫡传弟子。现年70岁。自幼热爱武术,是八卦掌第四代传人。中国八卦乾坤圈创始人,双手剑、八卦剑高手。师从八卦拳王——王壮飞(董海川—尹福—宫宝田—王壮飞—丁其林)、本地老拳师姚秀石。尤以八卦掌和剑术为最精,是以“武德”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学长者。1978年以来丁其林老师任临沂地区、临沂市武术协会副主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连续八年在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中获得八卦掌、八卦剑冠军等多个武术冠军。为传统武术传承和发扬广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临沂日报 编辑:秋实